王陵基年轻时扇老蒋耳光,被俘后是功德林唯一上将,杜聿明为其剃须
1949年12月的成都清晨,寒雾沿着浣花溪慢慢爬进省府大院,王陵基握着听筒,手心发凉。电话那头的俞济时只回了一句模棱两可的“等通知”,随即挂线。短短几秒,让这位四川省主席恍如跌进深井——他忽然明白,自己已被蒋介石抛下。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,他丢官印、弃黄金、扮商
1949年12月的成都清晨,寒雾沿着浣花溪慢慢爬进省府大院,王陵基握着听筒,手心发凉。电话那头的俞济时只回了一句模棱两可的“等通知”,随即挂线。短短几秒,让这位四川省主席恍如跌进深井——他忽然明白,自己已被蒋介石抛下。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,他丢官印、弃黄金、扮商
“1949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,陈将军想见老同学!”门口哨兵一句简短的通报,功德林管理所的走廊顿时热闹起来。所长应声而出,迎了上去,神情半带玩笑:“黄埔的?要多少?一个连都不成问题。”一句活泼的调侃,却把气氛拉回到二十多年前的课堂与操场。
**"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"**的民族精神最终战胜了内部矛盾。
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,国民党军队全面溃退,数十万被俘人员需要集中管理。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因收容能力有限,确立严格筛选标准:只接收军衔为少将及以上或省级以上文职的国民党高级战犯。
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烽火岁月里,川军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英勇无畏的精神,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。这支从巴山蜀水走出的队伍中,涌现出八位名将,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,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。以下将逐一讲述这些名将的抗战事迹,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与英雄气概。
1949年12月的成都,阴雨连绵。蒋介石站在黄埔军校旧址的阳台上,望着院中的古柏沉默不语。此时距南京解放不过半年,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的消息不断传来,侍从室最新密报显示:解放军已突破川东防线,距离成都仅有200公里。